特斯拉计画移除 FSD Beta 方向盘压力检测,美国监管机关展开调查

为了用路人与驾驶的行车安全,特斯拉曾在 FSD Beta 系统中加入驾驶监控机制,确保驾驶使用 FSD Beta 时全程注意路况,随时准备接手操控。不过近期特斯拉正在计画有条件移除移除 FSD Beta 的驾驶监控机制中的方向盘压力检测,这也引来了美国监管机关 NHTSA 展开调查。

特斯拉 FSD 驾驶监控机制,不专心就发出警告

虽说特斯拉 FSD 发展到现在稳定度与准确度都有一定的水准,但 FSD 仍旧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动驾驶」,使用时还是需要驾驶全程紧盯,避免 FSD 出错导致意外发生。

为此特斯拉也设计了一套驾驶监控系统,当车主使用 FSD 时系统会利用车内镜头与方向盘压力检测,来检查驾驶是否分心、以及手有没有确实握在方向盘上;一但侦测到驾驶分心就会发出警告声提醒驾驶。

过去也曾有 FSD Beta 计画人员实际测试特斯拉的驾驶监控系统,结论得出已经有不错的判断与警告能力;详细资讯请参考「特斯拉进化驾驶监控功能,会侦测驾驶是否在看手机并会发出警告」。

特斯拉计画有条件移除 FSD Beta 方向盘压力检测

前阵子特斯拉才说 FSD Beta 要导入新的检测方式,可以检测某些形式的 FSD 作弊配件,如果检测到车主使用作弊配件,系统就会直接强制关闭 FSD。…

马斯克看好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 四分之三美国人却感到忧心

本篇来自合作媒体钜亨网,INSIDE 经授权转载。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曾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将取代燃油车,但最新调查发现,有四分之三美国人都保守看待自动驾驶汽车,认为安全性有待考验。

保险科技 Policygenius 近期对大约 1,500 名 18 岁以上的美国民众调查发现,约四分之三的美国人对驾驶或乘坐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感到不安全。同样,73% 的受访者在知道其他人驾驶具有自动驾驶汽车功能的车辆时也感到不那麽安全。

Policygenius 平台伤亡保险专家 Rachael Brennan 表示:「无论是因为路怒症状 (roadrage)、鲁莽驾驶还是车祸,很多人美国人并不放心让双手脱离方向盘,让自动驾驶系统来操控汽车,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特斯拉去年在美国正式推出完全自动驾驶 (FSD) 订阅服务,但该功能处於测试模式,仍需要有执照的驾驶员来监控车辆,FSD 售价将於 9 月 5 日从 12000 美元涨价到至 15000 美元,或是以每月 199 美元订阅提供。马斯克一再表示,希望特斯拉在 2022 年底之前完成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工作。

不只电动车龙头特斯拉,福特、通用汽车也都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巨额。去年,福特表示计划在其自动驾驶技术上投入 70 亿美元,而通用汽车计划仅在今年就在其自动驾驶服务 Cruise 上投入 20 亿美元。…

特斯拉指出:Autopilot 每天都会阻止约 40 起踩错踏板的意外事故

特斯拉的 Autopilot 身为「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除了可以协助驾驶回避道路上的紧急意外,重要的是也能堤防驾驶的「误操作」。最近特斯拉 Autopilot 软体主管 Ashok Elluswamy 在推特上说明:Autopilot 每天都会阻止约 40 起误踩踏板的意外事故。

特斯拉暴冲意外,调查显示大多都是「踩错踏板」

自从特斯拉问世到现在,世界各地都曾有车辆突然无故暴冲的意外事故传出,事故主因当然都将矛头指向是 Autopilot 出错。

不过经过特斯拉与 NHTSA 的调查後发现,基本上会车辆会爆冲几乎都是因为驾驶「踩错踏板」导致,误将油门当煞车才让车辆暴冲。

当时特斯拉也特别指出,正在使用 Autopilot 来试图阻止驾驶踩错踏板而让意外发生:

特斯拉 Autopilot 每天阻止约 40 起踩错踏板的意外

而特斯拉 Autopilot 也确实在这方面立下了不少功劳,特斯拉 Autopilot 软体主管 Ashok Elluswamy 最近在推特上说明:Autopilot 每天可以阻止约 40 起踩错踏板的意外发生。

Ashok Elluswamy 也贴出当驾驶踩错踏板时,Autopilot …

特斯拉新款 Model S、X 终於走出北美市场,欧洲最快今年底交付

这几天有欧洲定车的 Model S、X 准车主表示,他们收到特斯拉的交付时程更新,讯息上也显示新款 Model S 即将来临。随後,在特斯拉的官方网站中 Model S、X 的交付日期也都更新成 2022 年 12 月,也预告了特斯拉的旗舰车款即将跨出北美,前进欧洲。

特斯拉 Model S、X 终於走出北美、前进欧洲

特斯拉新款 Model S 自去年 6 月开始交付後、新款 Model X 也在同年 10 月开始陆续交付。但因为产能实在上不来,同时还有其他热销车款(Model 3、Model Y)也陆续收到一堆订单。

因此当时特斯拉宣布 2021 年 12 月开始停止 Model S、Model X 北美以外的地区下订,同时也宣布新款 …

MacBook Air换上M2处理器亮相、采台积电5奈米!13.3寸MacBook Pro也升级

随着M2处理器亮相,苹果也进一步揭晓先前有不少传闻的新款MacBook Air,另外也推出外观未作调整、保留Touch Bar设计,但是换上M2处理器的13.3寸MacBook Pro。

新款MacBook Air如传闻般,换上类似去年更新的新款MacBook Pro外观设计,取消过去使用许久的前薄後高的机身设计,同时也采用包含浏海造型的窄边框设计,因此萤幕尺寸变成13.6寸,而萤幕边框则并未像传闻改为白色,依然维持黑色边框,机身则在金色、太空灰与银色选项,额外增加蓝色版本,机身厚度仅有11.3mm,重量则是1.22公斤。

而萤幕则是采用Liquid Retina Display设计,对应500nits亮度表现,并且搭载支援1080P画质拍摄的FaceTime视讯相机,同样支援拍摄置中功能,键盘部分也在电源按键整合Touch ID指纹辨识功能。

机身采无风扇设计,搭载最高可达10核心GPU设计、24GB记忆体的M2处理器,SSD容量则最高可选2TB,电池最高可对应18小时续航使用时间,同样可透过MagSafe或USB-C连接埠充电,搭配高瓦数充电器则可对应67W有线快充,约可在30分钟内充入50%电量。

至於此次同步更新的13.3寸MacBook Pro,则是维持先前版本设计,依然保留Touch Bar介面,萤幕尺寸也维持13.3寸规格,萤幕亮度最高可达500nits,电池续航时间最长可达20小时,本身则采内建风扇设计,处理器一样可选最高10核心GPU、24GB记忆体版本,并且能搭载2TB SSD容量。

建议售价方面,新款MacBook Air将以1199美元起跳价格销售,台湾地区售价则从新台币37900元起跳,而新版13.3寸MacBook Pro则将以1299美元起跳价格销售,台湾地区售价将从新台币39900元起跳,并且取代原本搭载M1处理器版本,至於原本搭载M1处理器的MacBook Air则会持续在市场销售,价格则会调整为999美元起跳。

新款新款MacBook Air与换上M2处理器的13.3寸MacBook Pro将会在7月开放上市,台湾地区则尚未确认具体上市时间。

原本搭载M1处理器的MacBook Air会持续在市场销售,并且向下调整价格,而搭载M2处理器的MacBook Pro将直接取代原本采用M1处理器版本,价格则维持1299美元起跳。

另外,苹果此次更配合新款MacBook Air推出新款充电器,将提供两组USB-C连接埠,方便使用者帮新款MacBook Air补充电力之余,还能透过另一组USB-C帮iPhone等装置充电。

本文授权转载自:mashdigi

责任编辑:傅佩晴、吴秀桦…

亚马逊关闭在中国的Kindle电子书店,分三阶段退出中国市场

亚马逊(Amazon)宣布将关闭在中国的Kindle电子书店,为美国科技公司在中国最新的一次业务收缩,亚马逊的退出,象徵着西方科技大厂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的再次撤退。

亚马逊针对旗下於中国市场的 Kindle 电子书业务,宣布以三阶段方式调整电子书业务营运,其中中国Kindle电子书店将於2023年6月30日停止运营,2024年6月30日则会关闭Kindle 电子书下载功能。亚马逊将以三阶段,日前已停止对中国供应商提供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中国用户将无法在当地购买Kindle电子书。

至於现有的中国客户,可以在2024年6月之前下载之前购买的电子书,在此日期之後的已下载档案依旧可使用、但不再有云端备份。

亚马逊在退出中国之前事实上就有前兆,年初在中国许多通路就买不到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呈现缺货的情况。然而,亚马逊曾表示,这个决定和来自政府或审查制度的压力无关,相反的,公司正在改变营运战略重心。

亚马逊说:「我们在中国打造了大规模的业务基础,未来将继续创新和投资,而亚马逊对中国客户的长期承诺不会改变。」对於亚马逊未来会持续在中国经营的业务范围,除了会维持提供电商、物流、云端服务、和广告业务之外,未来也会当地继续经营一家海外购物的线上商店。

探讨亚马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该公司在2004年首次踏入中国,并收购了当地主要的线上图书、音乐、影片销售商Joyo.com。从那时开始,亚马逊在肥沃的中国市场取得了有限的成功。

但在2019年时,亚马逊关闭了在中国的在地线上市场,使当地消费者无法再继续向中国供应商购买商品。关於此举分析师推测,该公司已经让出由中国科技业者如阿里巴巴和京东进行在地竞争市场。

Covid-19疫情等因素加重营运挑战,近期许多西方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观察中国近期市场动脉,可以发现一系列的企业纷纷退出中国市场。例如在2021年11月,Yahoo撤出在中国的服务。而在今年5月底时,Airbnb表示,营运上已经产生越来越高额的成本,尤其Covid-19疫情又使情况雪上加霜。因此,该公司宣布将撤下在中国的所有房源、并专注於出境的旅客需求。於今年夏天开始,消费者将无法在中国进行预定作业。

另一个例子为去年10月时,LinkedIn宣布将关闭在中国当地版本的使用者平台,原因是营运环境的更加艰钜、以及法律合规上的障碍。

LinkedIn说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新引入、更加在地化的服务InJobs。此新网站的目标不是提供客制化的专业商业社交服务、允许使用者分享讯息及线上贴文,而是更倾向作为一个传统的求职网站。

由此可知,Covid-19疫情、全球经济动荡等因素的持续发酵,对於西方企业在中国的营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论就既有现实面还是未来发展策略面而言,退出中国市场似乎已成为近期趋势。

参考资料:CNN、THE VERGE

责任编辑:吴秀桦…

为打造 Cybertruck 最强车身,特斯拉引进世界最大 9000 吨压铸机

特斯拉 Cybertruck 因为具有棱角分明的外型,加上车架使用 Ultra – Hard 30X 冷轧不锈钢制造,整车营造出浓浓的军事化风格,也带给人一种非常坚固的形象。近日负责给特斯拉提供压铸机的厂商 IDRA 释出最新的机台影片,全新 9000 吨的 Giga Press 压铸机将用来打造特斯拉 Cybertruck 的最强车身。

世界最大压铸机,打造特斯拉 Cybertruck 最强车身

特斯拉一直以来都不断的在铸造、合金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投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简化大型铸造零件的制造流程。去年 3 月特斯拉为了生产 Cybertruck,向 IDRA 购买了世界上第一台 8000 吨压铸机。

最近 IDRA 再次刷新自家纪录,推出世界上最大的 9000 吨压铸机。之前马斯克曾说过 Cybertruck 因为需要更坚固的车身,所以无法采用 Model Y 正在使用的 6000 吨铸造,至少需要 …

【COMPUTEX】直击AR/VR新技术!佐臻推新一代AR眼镜、酷手靠「肌肉震动」感测手势

延续2021年最热门的关键字「元宇宙」,今年COMPUTEX的重点主题之一就是XR「无限体验」,睽违两年举办的COMPUTEX实体展会,也让厂商能再度完整展现产品的优势和特殊功能,《数位时代》也於展览首日来到现场,厂商在AR/VR领域展现了哪些新技术?

沉浸式展演空间、飞镖游戏体验,佐臻大秀AR眼镜新技术

AR眼镜大厂佐臻的摊位就在入口不远处,吸引不少人潮参观,设置了沉浸体验房间,用三面墙投影出工厂、零售货架等应用场景,再搭配自家AR眼镜,呈现佐臻新推出的展演解决方案。例如厂商想向客户Demo巨大的机械产品,不需要搬移到现场,可以利用投影加上AR眼镜呈现解说,甚至能和画面中的产品互动。

会场中还设置了AR眼镜射飞镖的小游戏,展示佐臻第三代J7EF Plus AR眼镜的新功能,眼镜画面上会显示红色靶心,使用者不需要额外拿遥控器或者佩戴手环,镜头和感测器就会实时应对手势的变化,迅速运算预测轨迹,几乎无延迟地将飞镖射出。

这项技术可以让使用AR眼镜时直觉式地进行翻页、旋转、放大等手势,加上新推出的眼球追踪功能,可以靠眼动控制鼠标、移动选取,或是用眨眼作为指示,让客户可以因应不同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操作模式。

佐臻表示,已经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客户导入这款产品和解决方案,包含展演、工业、医疗等,例如台南车灯大厂龙锋,就利用AR眼镜进行新进人员训练,让员工不用阅读厚重的使用手册,直接戴上眼镜看现场的机械,眼镜中就会显示产品介绍、步骤等内容,减少不必要的学习时间;医疗领域也有医院和蒙古医师进行跨国手术,让蒙古医师戴着眼镜进手术室,台湾的团队能直接看见他眼中的画面,即时给予教学回馈。

靠「肌肉震动」判断手势!酷手科技推智慧手环

展场另一头的Coolso酷手科技,则展示了智慧手环在手势侦测上的应用,类似手表、矽胶材质的外型,搭载独家的「肌肉活动感测技术」,靠着感受肌肉震动、移动方式,精准判断手部的动作,并即时呈现在萤幕上。记者现场实测,可以透过弹指、晃动拇指、轻点指尖等动作控制画面,

但既然已经有镜头侦测手势的技术,未来还需要戴手环吗?酷手科技创办人吴季刚表示,镜头虽方便,但仍有视角上的限制,手只能在镜头前方范围动作,手环既然是靠着肌肉侦测,就不受此限制,手不但可以更自然的活动,也能感测到单一手指的细部动作,应用上更灵活。

目前酷手以AR/VR为主要投入领域,未来目标是进军游戏领域,在移动式产品的领域,成为人机介面输入的新方案。

光场技术呈现自然光源,兆辉解决3D眩晕问题

除了手势技术的进展,新创公司兆辉光电PetaRay展示了AR/VR视觉上的新应用,降低眼睛和大脑感受错乱的程度,藉此改善头晕想吐的问题。

兆辉透过独家的「光场解决方案」,让画面中的成像不再是单一平面光源,而是调整光线射出的方向、强度和色彩,模拟物件在真实世界中反射的光线,人眼感受更自然。

现场展示了一般AR眼镜,和采用光场解决方案的AR眼镜对比,在一般眼镜中,眼睛无法同时看两个物件,每次移动视角都需要重新对焦,几次调整之後就会觉得眼睛有些疲倦;采用新技术的眼镜,则可以让两个物件像是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远近也相同,眼睛能够更快速转移视线,不需要多做调整。

兆辉也秀出了光学元件的设计历程,最初版本长达30公分,经过5-6年研发,如今最小可达0.13寸,放进更轻薄的设备之中。

责任编辑:侯品如…

宏碁七大类新品齐发,遇笔电出货低谷!陈俊圣:最担心封城影响

宏碁举办2022年度新品发布会,会中一次公布七大新产品,其中备受瞩目的包含裸视3D技术SpatialLabs的产品阵容,不须配戴眼镜就能让游戏画面呈现3D景深效果,以及环保绿能系列Vero,推出笔电、桌机、萤幕等全系列产品,均使用高比例的再生塑料材质。

但目前市场杂音多,研调机构TrendForce更表示4月笔电出货量创下疫情以来新低,宏碁董事长陈俊圣於记者会中表示,宏碁消费电脑出货量的确下降,商用电脑需求却因办公室采购相对变强,4月份年增43%,环保产品线Vero也不畏景气持续成长中。

Vero全产品线亮相,大啖环保商机

继去年推出首台环保材质笔电後,Vero今年大幅扩张产品线,除新一代Aspire Vero笔电外,还有桌机、萤幕、投影机、键盘、滑鼠等全系列阵容,均含有一定比例的回收塑料(PCR)和海废回收塑胶(OBP),其中Aspire Vero笔电机身使用高达30%回收塑胶,可减少21%的碳排,不只产品本身,连周边包材、提袋等也都是回收材料制成。

陈俊圣表示,上一代Vero笔电销售情况非常好,4月整体出货量下降的情况下,Vero仍然维持成长,月增6%,为商用电脑以外成长第二快速的商品线,让宏碁深感信心,虽然研发成本和难度都很高,仍预期能创造循环经济,今年加入的海洋回收塑胶成本更高,材质、硬度也都和PCR不同,未来也计画会采用不同类型的回收材料,都将是研发上的挑战,也是宏碁持续努力的重点目标。

裸视3D SpatialLabs电竞系列

宏碁针对电竞领域推出SpatialLabs系列新产品,包含首款搭载裸视3D的电竞笔电「Predator Helios 300 SpatialLabs Edition」,让原本看起来2D的内容,也可以显示出3D深度效果,不需要配戴任何装置。

陈俊圣表示,一般游戏开发时其实都是以3D立体空间来建构游戏场景,SpatialLabs技术就是以此背景资讯为基础进行演算,呈现出3D立体效果,刚推出就已经支援50款以上的游戏,後台也可调整深度到让眼睛最舒服的模式,避免3D眩晕的情况发生。

除了电竞笔电外,还推出两款可携式4K外接萤幕,内建SpatialLabs应用程式,接到任何电脑都能直接使用3D显示功能,让消费者不需要直接购买一台新的笔电,也可以满足需求,。

笔电出货创疫情来新低,忧封城造成缺货

不过目前PC市场景气并不佳,通膨导致需求降低、封城供应链卡关两大因素影响出货,研调机构TrendForce指出,今年4月笔电面板出货量仅1,750万片,年减21.5%,成为2020年以来出货新低。

从宏碁各产品线需求来看,4月商用产品出货量年增43%、前4月总共也成长 28%,在所有产品线中需求最强,其次是Vero系列

陈俊圣表示,中国封城是目前最担忧的一环,因为有料在等,却一层层卡住无法生产,零件缺东缺西,卡在海上漂的货量,大约也有平常的2倍以上,不过好消息是已经上岸的库存水位,已经回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准,加上需求减少,目前还未看到缺货状况,但若封城持续,「缺货早晚会发生」。

是否会因应封城状况调整供应链布局?陈俊圣表示,其实从封城前就一直都在努力分散生产线,不依赖单一供应链,但中国供应链是经历20到30年才形成的,不可能在2-3季、甚至 2-3 年就完成,单靠短期调配难以达到效果。

陈俊圣表示,宏碁将靠着多元产品线布局展现韧性,并且也透露旗下「小金鸡」的进度,上下半年确定各有一家IPO,第三间努力在年底公开发行,宏碁资讯上周已通过审议,将正式挂牌,宏碁智慧医疗已成为兴柜公司,今年1月维修商海柏特也已兴柜挂牌,代表宏碁在今年底将有双位数的子公司公开发行。

责任编辑:吴秀桦…

Sony Xperia 双机型抢市!主打业界最轻、光学变焦,林志远:可望登安卓销量第一

Sony Xperia发表会11号登场,一次推出两款新机,包含集最高规格於一身、售价近4万的高阶旗舰机Xperia 1 IV,和号称同规格市场最轻、售价12,990的中阶机Xperia 10 IV,一次布局中、高价位抢市。

面对2022年手机需求下降的市场,Sony台湾总经理林志远坦言,第一季手机销量的确掉了7%,目前观察四五月市场状况也不佳,但预计随着这两只新机的推出,将带动买气,目标坐上当月安卓阵营手机销量第一,市占率预估也将有倍数成长。

高阶机力拚相机规格,中阶机超轻量取胜

旗舰机Xperia 1 IV延续Sony高阶机的相机血统,亮点以摄录影功能为主,更针对内容创作者强化直播功能。共搭载三颗镜头,其中一颗85-125mm是全球首款「潜望式望远光学变焦」,比上一代对焦范围更广,从近到远都保持清晰,同时搭载高通Snapdragon 8 Gen 1处理器,电池容量升级到5000mAh。

中阶机Xperia 10 IV则以重量取胜,号称「全球最轻的5G手机」,仅161克,电量却高达5000mAh,和旗舰机1 IV规格相同,同时也具备三颗不同焦段的镜头,采用高通 Snapdragon 695处理器。

两只手机皆为5/13开始预购,售价也於发布会中揭晓

Xperia 1 IV

12GB/512GB 新台币$36,900元
12GB/256GB 新台币$36,900元
5/24上市

Xperia 10 IV

6GB/128GB 新台币$12,990元
6月上市

林志远表示,今年元件价格持续飙涨,但Sony选择让价位和上一代持平,为了符合旗舰机消费者对於顶级规格的需求,容量规格也没有调降。

然而盒装内的配件却缩水,Sony首度将和配件全部移除,不提供充电头和线,包装改用可回收材质,盒装体积减少50%,Sony表示,除了环保永续考量之外,目前全球物流上也有困难,希望靠着减量包装达到对人力、物力的珍惜保护。

手机市场不乐观,靠双机仍有望登上安卓销量第一

2022年手机市场杂音不断,研调机构持续下修全年出货量,林志远也坦言不乐观,今年第一季销量已经较同期减少7%,第二季至今甚至更差,台湾也因疫情的影响,店面人流减少20%-30%。

即便市场状况不佳,Sony仍对两只新机寄予厚望,预期中阶机贡献销量、高阶机贡献营业额,林志远表示双机上市後,预估能坐上6月份安卓阵营的销量冠军,市占率也预估出现倍数成长,从3月的8%上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