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 销量两样情,14乏人问津;14 Pro 热卖涨9%,前代 13 Pro 不跌反涨11%

iPhone 14 开卖超过一周,不只 iPhone 14 Pro 与 14 Pro Max 热卖,就连官网停售的iPhone 13 Pro询问度也大增,不过可能因为 iPhone 14没换处理器导致买气不佳以外,苹果 iPhone 14 Pro 系列与 iPhone 13 Pro 系列均出现抢购潮,通路售价逆势上涨。手机资讯网站《SOGI手机王》统计全台通路iPhone价格变化,iPhone 14系列在上市一周後,iPhone 14 Pro 128GB平均价格涨9.06%,而上一代的iPhone 13 Pro 128GB涨幅超过1成,皆显示Pro系列目前在通路抢手的程度。

SOGI手机王统计了9月7日iPhone 14系列新机发表前夕(9月7日)至上市一周後(9月22日),全台逾300家合作通讯行所刊登销售的iPhone手机平均价格变化。

iPhone 14 Pro系列夯,128GB比原价涨超过3千

虽然今年iPhone 14新机建议售价较上一代涨了2千元,但由於iPhone 14 Pro与14 Pro …

苹果开发者大会6月6日线上登场!iOS、iPadOS都会有更新

苹果(Apple)今天宣布,全球开发者大会将於6月6日至10日登场,且再度以全线上形式举行,预计展示iOS、iPadOS、macOS、watchOS和tvOS的近期创新。

苹果今天发出新闻稿宣布,将於6月6日至10日以线上形式举行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所有开发者皆可免费参与。

苹果表示,以过去两年线上活动奠定的基础,WWDC22 将展示 iOS、iPadOS、macOS、watchOS 和 tvOS 的近期创新,同时让开发者得以接触Apple工程师和科技,学习如何创造突破性的 app和互动体验。

苹果进一步说明,WWDC22由超过3000万名Apple开发者组成,除了Keynote和State of the Union演讲中宣布的内容,今年的活动还将包括更多说明会、更多尖端学习实验室、更多和与会者互动的数位休息室,以及更多在地化内容。

Apple也将举办第3年的Swift Student Challenge,支持热爱程式编码的学生。Swift Playgrounds 是一款适用於iPad与Mac的创新APP,在今年的挑战赛中,Apple将邀请世界各地的学生根据自选主题打造一个Swift Playgrounds app 计划案,学生可以在 4月25日前提交作品。

本文授权转载自:中央社

责任编辑:傅佩晴

好友缺你一个,加入数位时代LINE,科技产业趋势新闻一次掌握!

传送门点这里

苹果再让步,开放Reader 类APP可透过第三方网站付费!Spotify、Netflix受惠

继日本在去年9月开放之後,苹果宣布全球的Reader类应用程式内都可透过第三方网站连结,进行购买付费、帐号管理。

Reader类应用程式包括杂志、报纸、书籍、音讯、音乐或影片内容的应用程序,因此Spotify和Netflix等热门的串流影音也将因此受益,但是占苹果App Store收入最大宗的游戏App,并不在此次苹果开放的范围内,所以游戏用户仍须透过App Store支付系统进行付费。

苹果在去年与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JFTC)达成和解,条件之一就是要开放Reader类应用程式可加入第三方网站连结,提供用户另一个帐号管理及订阅付费的选项,而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也在协议之後终止对苹果的反托拉斯调查。

苹果过去向来严格限制在App Store上架的应用程式仅可透过应用程式内付费(In-App Payment)系统,若开发商在应用程式内加上第三方的付费网站,苹果就会以下架App Store处置。由於苹果会从App Store支付系统的金流中收取约30%作为分润,让不少开发商都曾公开表示苹果抽成过高,包括EPIC Game、Spotify、Amazon等多个开发商曾因此与苹果对簿公堂。

苹果表示,有兴趣的开发商可以向苹果提交申请,但是第三方网站付费并不能与应用程式内付费同时并用,同时在用户离开使用第三方网站付费的App时,还有弹窗讯息提醒用户「苹果并不对用户和开发商之间交易的隐私、安全性负责」。此外,以数位影音内容为功能但有其他用途(例如社群)的应用程式也属於Reader类App的范畴。

苹果30%的佣金包括金流处理费用以及行销费用,虽然看似过高,但对於无法自行营运支付系统,也没有行销推广资源的独立开发商来说,透过App Store处理还是最便捷的选择。

资料来源:Apple、CNBC

责任编辑:钱玉紘

好友缺你一个,加入数位时代LINE,科技产业趋势新闻一次掌握!

传送门点这里

iPhone买不下手就用租的!传苹果要推硬体订阅,为何大幅降低入手门槛?

价格无疑是iPhone用户数进一步成长的最大难关,但假如能用租的呢?苹果就传出将在今年底、明年初推出iPhone等旗下产品的订阅服务,目标吸引广大观望中的消费者,一同加入果粉行列。

iPhone动辄两、三万元的价格,是许多人进入iOS生态系的最大门槛。加上现代手机越来越耐用,人们换机的周期也越来越长,甚至翻新机等二手产品也较以往更受消费者欢迎。

根据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资料,2020年时全球智慧型手机的更换周期达到史上新高的43个月。而苹果自己为iPhone产品预估的更换周期,实际上也是3年左右。

着眼服务生态商机,苹果欲推硬体订阅服务

iPhone目前仍是苹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1财年(截至2021年10月)中,iPhone为苹果创造多达1,920亿美元收入,约占整体营收的52.4%。订阅制有可能吸引更多对苹果感兴趣,却因价格被拒之门外的消费者。

尤其苹果近年大力发展服务业务,推出了影音串流服务Apple TV+、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健身服务Apple Fitness+、Apple Podcast订阅功能等,去年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更发表免费提供iCloud用户,针对各种隐私需求的iCloud+服务。

尽管订阅iPhone服务有可能降低消费者花在硬体上的费用,却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入iOS的生态系,创造一试成主顾的机会。 消息人士指出,苹果也在讨论将iPhone订阅与Apple One套餐服务整合,打造一个手机及软体服务全包的满汉全席。

在2021财年第四季财报中,苹果服务营收为684亿美元,较前一年成长27%,约占整体营收的18.6%左右,是苹果仅次於iPhone的第二大业务。外界一直看好服务将成为苹果未来继续登峰造极的关键。

维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曾在2022年初的报告中指出,决定苹果价值的关键就在於服务业务,他估计这项业务的规模上看1.5兆美元,有机会在2024年创造100亿美元营收。

iPhone早就可以「租」,苹果持续降低入手难度

根据《彭博社》报导,目前整个订阅制度还在规划当中,计费方式与详细价格也还不清楚,但订阅服务外界早已期待多时,因此消息一出苹果股价也在当日上升约2.3%。

2019年时曾有分析师向苹果发问,他们是否有意推出iPhone的订阅服务,或者将iPhone加入订阅套餐之中。当时苹果执行长库克(Tim Cook)并未否认,仅声称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订阅制度。

库克指的是2015年推出的分期付款服务,用户可以付完24期拥有iPhone,或者6个月支付完12期款项,用旧换新的方式更换至新款式。

相较於分期付款,可以想见订阅服务的价格可能会更亲民,进而降低民众加入iOS生态系的门槛,且每年新款iPhone登场时,也能无窒碍地用上最新款手机。

只不过,消息人士指出,目前苹果开发的第一顺位是先买後付服务,iPhone订阅服务或许会延後至2023年推出,甚至胎死腹中都不无可能。

但无论如何,降低iPhone的入口门槛都是苹果的大方向,库克曾表示,他们察觉到有很多人需要分期付款服务,并会尽力降低这项服务的门槛,认为未来这类服务的市场会高速成长。

资料来源:Bloomberg、CNBC、The Verge

责任编辑:钱玉紘…

苹果发表会来了!松岭青iPhone 13、新款iPhone SE现身,6大亮点一次看

2022年首场苹果发表会於3/9登场,除了惊喜推出iPhone 13 Pro新色「松岭青」外,第三代iPhone SE也重磅登场,搭载苹果旗舰A15晶片,并支援5G,台币售价13,900元起,成为苹果史上最便宜的5G手机。

除了手机外,最大亮点就是M1家族再添新成员,连结两片M1 Max晶片的「M1 Ultra」现身,另外性能升级的iPad Air 5、桌机Mac Studio、Studio Display萤幕、以及Apple TV+串流平台加入全新节目,都是春季发表会中亮相的重要产品。

新一代iPhone SE成「最便宜5G手机」

外界传闻已久的第三代iPhone SE终於正式现身,这是苹果睽违两年再度推出低价的SE系列,最低只要13,900元台币就能入手,不仅首度支援5G,更惊喜搭载和iPhone 13相同的A15晶片,CPU表现是iPhone 8的1.8倍,

iPhone SE具备大家熟悉的Home键及Touch ID功能,是如今苹果唯一配备指纹而非Face ID的手机。外观设计和上一代相同,不过采用和iPhone 13系列相同的机背材质,宣称「市面上最坚固玻璃」,iPhone SE和前几代一样拥有三个颜色,午夜色(黑)、星光色(白)和PRODUCT RED1(红)。

相机方面也有升级,搭载1200万画素单镜头,并解锁iPhone 13系列中登场的「智慧型HDR4」运算摄影技术,定价较上一代SE上涨30美元。

iPhone SE 3售价

64GB NT$13,900
128GB NT$15,500
256GB NT$19,000
台湾时间3/11(五) 21时开始预购,3/18(五)开始供货

iPhone 13系列新色「松岭青」登场

苹果3月8日春季发表会传5G版iPhone SE将现身,还有哪些产品值得期待?

苹果将於美国时间3月8日举行春季发表会,预计苹果将在会中推出首支搭载5G的入门款iPhone SE等产品。虽然美国的疫情逐渐舒缓且逐步放宽活动集会的限制,此次发表会仍将维持线上举办的形式。

苹果春季发表会的邀请函以「Peek Performance」(一探效能表现)为题,因此可期待苹果此次推出的产品,将以效能表现为重点。分析师认为除了传言已久的5G版iPhone SE将会现身之外,可能还会有新款iPad Air及搭载M2处理器的入门款MacBook Pro;此外,从邀请函中多彩的苹果logo设计,预计iMac几款也将有新色登场。

苹果上次推出iPhone SE是在2年前的春季发表会,因此将推出的入门款5G iPhone SE令市场十分期待。预期5G版 iPhone SE除了将维持Touch ID指纹辨识功能,处理器也将更新至A15 Bionic规格,相机功能则将跟进iPhone 13,但并不会加入长焦及超广角镜头。

另外,苹果在去年10月推出高阶机种的新款MacBook Pro後,预期本次将推出的入门款版本MacBook Pro,不仅将是首次搭载M2处理器的MacBook机种,也将加入MagSafe磁吸介面与充电器功能。

除了产品之外,预期苹果也将发布iOS 15.4,其中包含可在戴口罩时使用脸部识别解锁设备,以及无需透过额外硬体接受信用卡支付等功能。

资料来源:Apple、CNBC、The Verge

责任编辑:侯品如…

挑战4兆美元市值,关键在元宇宙?苹果AR眼镜研发秘史:并吞新创组王牌团队

若去看至今为止苹果推出的产品,就会发现苹果的产品都蕴含着这些产品哲学。这也意味着,重视完成度、细节、直观性及使用者经验,让苹果的产品跟其他公司的产品产生了区别性。就像iPod 和iPhone,在苹果的产品上市前,业界并没有所谓的「标准」。

通常都是要等苹果做出某个产品,那个产品才会变成业界的标准或范例,并出现其他企业纷纷模仿、该类型的产品在市场扩散开来的现象。苹果的产品之所以能这样,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上面提到的产品哲学。

为了达到近乎完美的完成度,用於产品的所有技术也都必须具备高完成度。各项技术之间不但要取得平衡,最低标准也都必须超越临界点。此外,使用者经验必须和新的设计进行最佳化,易用性也必须达到一定程度的水准,让用户能受到令人满意的经验。

数位音乐、智慧手机、智慧表,消费科技的领头羊

在苹果推出iPod 前,市面上早就已经有许多MP3。只是当时并没有像iPod 那样简单的滚轮操作介面和高度的易用性,也没有过能连到iTunes 听音乐的经验。iPod 上市後,整个数位音乐市场因为苹果而大翻盘。而在iPhone 问世後,智慧型手机市场的主导权全落到了iPhone 身上,这些都是众所皆知的事。

虽然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有传言说苹果将会抢先推出智慧型手表,但苹果是在Pebble Technology 最先推出智慧型手表、三星和其他企业的产品上市後过了好几年,才推出了Apple Watch。尽管如此,Apple Watch 凭藉着卓越的使用者经验和设计,以及顾客价值被最大化的苹果生态圈的力量,瞬间变成了智慧型手表市场的领头羊,其销量估计自2015 年上市後已超过了一亿台。

我们不难推断,为了推出新装置,苹果会在内部开发出具有完美的易用性和完成度的产品,而且如果未达到预期水准,绝不会发布新产品。

苹果的CEO 提姆.库克(Tim Cook)曾多次公开表示AR 市场极具潜力。他还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扩增实境将丰富并改善使用者们之间的对话,并表示AR 不仅能用於游戏,还能被广泛用於健康、教育、零售领域。库克深信,AR 将在不久後的未来渗透至我们的生活,并为我们的整个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影响。近来,有传言说苹果将在2022 年或2023 年左右推出AR 眼镜。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其他企业的试错案例,要开拓AR 眼镜市场困难重重。目前技术完成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穿戴式装置在易用性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就算是苹果,若其继续采取目前的作风,要在两、三年内推出商用化产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苹果也知道这是一大挑战,因此就像之前制作iPod 和iPhone时一样,正为了创造这个市场的潜力,积极确保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若仔细观察苹果至今为止收购的众多AR 企业,我们不难理解苹果想要的是什麽、期待的是什麽、想解决什麽问题。

吞下新创、延揽大咖,苹果逐步踏入元宇宙

2013 年,苹果以3 亿6000 万美元收购的第一家初创企业是以色列的PrimeSense。PrimeSense 成立於2005 …

搭上年末购物潮,苹果AirPods系列销售大涨20%!成iPhone外的销售动能

天风国际首席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近日发布报告,显示苹果穿戴式产品在2021年末圣诞假期间约售出9000万组,其中2700万组是最新版本的AirPods 3,预计销售额将带动苹果可穿戴式业务较去年同期成长20%。

郭明錤表示,苹果可能将在今年秋季推出的新一代AirPods,在耳机及外壳都将有崭新设计,同时在聆听串流音乐时也能享有更优异的音质,预期将会带动销售成长,其中新款AirPods Pro全年将可售出高达2000万组。

目前苹果AirPods共有第二代及第三代AirPods、AirPods Pro、AirPods Max等4款可选择,价格则从台币4,290至18,490元,针对消费者在降噪、外型等需求而有不同规格的设计。

郭明錤表示,2022年对苹果来说可穿戴式装置是发展重点之一,除了将在秋季将推出新一代AirPods Pro,更有可能在今年推出传闻已久的扩增实境(AR)头戴装置,虽然目前iPhone仍是苹果最重要的且最赚钱的产品,但苹果AirPods系列也逐渐成为重要的成长动能。

虽然苹果没有公布其可穿戴装置的收入占比,但从预估的销售表现来看,确实在iPhone之外的「其他产品」中占有很大的占比。苹果在2020年年末假期其间的其他产品收入接近130亿美元,因此可期待苹果在一月底财报所公布的销售表现。

根据《Bloomberg》报导,苹果的AR头戴装置最快可能在今年春季现身并於年底正式开卖,此外,苹果今年也将推出新一代Apple Watch,透过新品持续刺激「其他产品」等配件的销售业绩。

资料来源:天风国际、CNBC、Bloomberg

责任编辑:钱玉紘…

彭博预测2022年苹果新品有打孔萤幕iPhone、全新MacBook Air、VR设备,你期待哪个?

1月3日消息,2021年,苹果发布了诸多经过小幅升级的装置,该公司2022年将加大产品发布力度,除了推出新款iPhone、AirPods,可能还包括全新VR装置。

按营收计算,2021年是苹果历史上最成功的年份。但是,尽管其产品阵容继续扩大,包括推出新款MacBook Pro,但与往年相比,其产品更新幅度并不大。不过,这种情况将在2022年改变。

知名苹果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带领我们回顾了苹果於2021年4月份发布的产品,包括AirTags、新款Apple TV、iPad Pro和iMac:

——AirTags 在推出之前已经被讨论了多年,虽然它是个很好的圣诞礼物,但其并没有改变所在领域的游戏规则,比Tile等竞争对手晚了几年。

——Apple TV 售价比竞争对手更贵,而且在功能上落後。自从最新型号发布以来,虽然遥控器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我(古尔曼)确实认为苹果应该采用A13或A14晶片,毕竟A12晶片已经有些落伍。

——iPad Pro 本质上是2020年版iPad Pro的规格提升版,从A12z晶片提升到M1处理器。该晶片的设计速度比其前身快50%,使得iPad Pro在日常操作方面有了重大改进。

——24英寸iMac 设计堪称是个工程奇蹟。它本质上是个巨型iPad Pro,处理器相同,只是没有触摸萤幕和MacOS操作系统。然而,我确实认为M1晶片对於重度用户来说可能还不够快。

2021年6月,苹果召开了一次相当低调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这与前一年的活动没有可比性,当时该公司宣布了自主研发的Mac晶片和重新设计的MacOS。取而代之的是,最新发布会只带来了iOS 15、WatchOS 8和macOS Monterey,尽管有几个变化,但都不太突出。

9月份通常是苹果发布其最重要产品的时候,包括新款iPhone和Apple Watch。在2021年,苹果还发布了新款iPad mini。

——iPhone 13和iPhone 13 Pro系列的表现非常棒,但变化不大,只是处理器稍快、相机镜头更好,还有新的软体功能,比如电影模式。在2022年iPhone 14到来之前,这一切都足以支撑起苹果的市场。

——iPad

「最强小尺寸安卓」小米12登场!雷军拚夺回市占第一:挑战苹果、力求超越

小米28日晚间举办年末发布会,宣告旗舰机小米12、12pro登场,董事长雷军在会中向死对头苹果宣告:「我们要正式对标苹果,向苹果学习,力求超越」。更表示要在未来三年登上世界销量第一的宝座。

选在年末亮相的的小米12系列,可以看出是小米倾尽全力的野心之作,搭载高通旗舰骁龙8 gen 1系统,以及自研快充晶片「澎湃 P1」,相机也选用Sony的IMX707感光元件。最大的突破则在於把豪华规格装进更小机身,号称是安卓阵营最高阶的「小尺寸旗舰机」。

突破小尺寸技术挑战苹果,将投入千亿研发资金

小米12的宽度比iPhone 13小了1.6毫米,力求可以一手掌握、操作的纤细机身,萤幕还比i13大了8%,「放眼安卓阵营,没一款能打的小尺寸,我们就是要做出媲美iPhone的小尺寸高端手机」。雷军直言,机身要更小,性能却不能打折扣,背後完全是成本和技术的堆砌,小米几年间收到粉丝不断敲碗小尺寸,也观察到iPhone用户中,有75%-80%都是选择小尺寸版本,才决定收下挑战,投入研发。

雷军更表示,这两年来,小米研发投入资金已超过220亿人民币,工程师也扩增到超过1.6万人,而小米在两年前发布的「五年研发计画」,原本是投入500亿人民币作为研发资金,为了爬上全球第一宝座,决定更新计画,将研发投资额一口气翻倍到1,000亿人民币,以「坚信技术为本,死磕硬核科技」作为发展目标。

豪华散热驾驭「火龙」,搭载大电量、极速快充

原先在高通发表骁龙8 gen 1时,由雷军现身宣告小米12将会是业界首发搭载的手机,受到外界瞩目,没想到被摩托罗拉抢先於12月初发表,还发文向小米呛声自己才是「真.首发」。而小米虽然没抢到头香,却也端出更高档的性能,直接面对骁龙系列为人诟病的过热问题,搭载多层超大石墨的豪华散热,号称「轻松驾驭骁龙8 gen 1」,让系统发挥最佳效能。

而小米身为快充界龙头,即使机身缩小,电力也绝不能输,采用钴酸锂高能量密度电池,小米12在小尺寸里塞进4500mAh 超大电量,支援67W有线快充,只要花39分钟就能充满100%,50W无线充电也能在一小时内完成。至於12Pro则是搭载了小米自研的「澎湃P1」快充晶片,支援高达120W的有线快充,只要20分钟就能充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