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整合Reality AI工具和e2 studio IDE

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宣布将为其Reality AI Tools与e2 studio整合式开发环境之间建立介面,使设计人员能在两个程式之间无缝共享资料、专案和AI程式码模组。用於即时资料处理的模组已整合到瑞萨MCU软体开发套件中,便於从使用这些微控制器(MCU)的瑞萨套件或客户自己的硬体中收集资料。这样的整合可以缩短物联网边缘和端点的人工智慧(AI)和微型机器学习(ML)应用程式的设计周期。

瑞萨自2022年收购Reality AI以来,一直致力於研究、改进和简化AI设计。Reality AI Tools是一个为支援完整人工智慧应用程式开发而创造的软体环境,使用者可自动探索感测器资料并生成最佳化的模型。现在,瑞萨为Reality AI Tools和瑞萨MCU开发环境e2 studio之间提供无缝资料管道。在e2 studio上显示且标记由瑞萨MCU开发套件所收集的感测器资料,只需要按一下按钮即可传送到Reality AI Tools中的相关专案。此外,使用者现在可以从e2 studio中下载并整合Reality AI Tools中生成的AI/ML分类器。

除了资料传输之外,瑞萨还提供嵌入式和人工智慧环境之间的跨平台专案感知。使用者现在可以从Reality AI Tools同步并传送e2 studio中的专案列表,亦可以将e2 studio专案与Reality AI Tools专案进行关联,并在e2 studio内建立新的Reality AI Tools专案。

瑞萨也与生态系统合作夥伴合作建构了一个应用展示和参考解决方案。这些展示为特定应用提供了概念验证或蓝图。瑞萨AI应用程式库现在拥有30多个参考解决方案,适用於即时分析、视觉和语音等应用。

2023年10月12日,瑞萨将举办一场为期半天的线上活动,主题是与人工智慧相关。除了高阶主管和业界专家的主题演讲外,也计画举行圆桌讨论。与会者可从一系列深入探讨人工智慧的技术讲座中选择有兴趣的主题。…

是什麽蒙蔽了我的双眼?如何防范生成式 AI 的假资讯陷阱?——专访中研院资讯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骏丞

本文转载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为「中研院广告」

  • 采访撰文|沙佩琦
  • 责任编辑|简克志
  • 美术设计|蔡宛洁

不再是有图有真相!深伪影像猖獗,我们该如何判别?

你已经是个成熟的 AI 了!帮我工作!

一讲到生成式 AI,许多人都能立刻喊出「ChatGPT」的大名,足见这个领域之热门程度。其实,生成式 AI 发展并不是近年才开始的事,可是为什麽直到最近,才受到社会大众的热烈欢迎呢?

中研院资创中心的陈骏丞副研究员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莫过於 AI 程式的优秀表现开始让一般人很「有感」。由於生成式 AI 的相关研究快速发展,基础建设在近年来逐渐成熟,使用介面也设计得十分亲民,让大众能透过极为直觉、简单的方式去使用,实际体会到应用的效果,例如改善工作效率、处理图像任务等,再加上大众媒体的渲染,便带起了 2023 前半年的 AI 风潮。

陈骏丞笑着说,虽然自己不是文字生成式 AI 的专家,但使用「ChatGPT」时,也发现到它真的能做到很多事,比早期的 Siri 效果更好、更准确。的确,对於我们来说,这款基於 OpenAI 开发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聊天机器人(Chatbot),就彷佛是一个全能小秘书一般,可以整理文案、改错字,甚至连写程式码都不在话下。

场景转换到影像领域,如今市面上也有同样由 OpenAI 打造出的图像生成平台「DALL·E 2」,或是大名鼎鼎的「Midjourney 」,都可以很有效率的将使用者文字描述转换成图片。虽然这些平台生成的内容偶尔还是会出现「破图」的情况,例如头发少一块,或是出现奇怪色块等,但它们的生成速度极快,也能产生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品质内容;对於一般大众而言,自然充满吸引力。

陈骏丞解释,过去也有许多以文字产生图片的尝试,但品质并不佳,而现在之所以可以显得如此真实,便是借助了「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的强大威力。大约 2019 年左右,「扩散模型」逐渐超越了原本主流的「生成对抗网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

转型需求水涨船高 IIoT疫後大规模普及/升级(3)

借助工业物联网,企业可以监控即时数据、预测维护需求、优化供应链并增强团队协作,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并减少停机时间和浪费。工业物联网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关键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导入IIoT不仅是采用新技术,而是朝向生态系迈进。……

AI需求火热 HBM位元成长率可望飙升

资料来源:TrendForce(8/2023) 根据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在AI热潮的带动下,NVIDIA等晶片供应商以及自行设计AI加速器的云端服务业者(CSP),纷纷增加了对HBM记忆体的采购量,使得记忆体厂纷纷扩增TSV产线以增加HBM产能。从目前各记忆体原厂的规划来看,预估2024年HBM供给位元量将年增105%。不过,考量TSV扩产加上机台交期与测试所需的时间合计可能长达9~12个月,多数HBM产能要等到2024年第二季才可望陆续开出。……

AMD苏姿丰低调旋风行,AI「固桩」成功? | 远见杂志

拥有完整电子供应链的台湾,向来是国际品牌大厂发展的桩脚、後盾。七月晶片大厂AMD超微执行长「苏妈」来台,掀起一波低调的AI供应链旋风。她如何连结在地台厂,和另一暂居优势的AI领袖辉达黄仁勳竞争?

7月19日台北文华东方酒店入口,几十家媒体蹲踞守候,炎热的午後,燎得记者火气高昂,但他们还是继续等下去,因为正在里面与台湾供应链会谈的是,晶片设计大厂AMD(超微)董事长暨执行长苏姿丰。

「这趟台湾行程,见了哪些供应链厂商」「去了台积电南科厂吗」「下一代产品还会交予台积电生产吗」,媒体关心的议题围绕着两个主轴,一是AMD与台厂供应链的关系,二是在AI伺服器市场里,超微如何与龙头Nvidia(辉达)竞争,「市占率25%的超微,如何与市占75%的领先者竞争」「因应AI人工智慧浪潮,超微做哪些调整决策」。

引颈期盼多时,苏姿丰终於现身,踩着三寸细根高跟鞋,稳健地迎向守候的媒体,俐落务实的笑容里,仍透着一如以往的安然与信心。

苏姿丰:AI发展仍早期

「人工智慧现在是在非常早期、但成长快速的阶段。我们对人工智慧市场的看法,特别是资料中心,在未来3到4年,将每年将以50%的速度成长,规模可能超过1500亿美元,市场上将会有许多人工智慧解决方案,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方案,」苏姿丰以蓬勃的市场趋势,以及「不限一家」的论述,四两拨千斤的回应与辉达的对决战局。

她亲切地表示,在超微举办的供应商大会,讨论接下来的产品发展路径与策略,见了「几乎所有」台厂伙伴,间接回应面会台积电的传闻,「台湾半导体生态系统无疑地至关重要,其具备超微需要的所有能力,台积电是我们的重要夥伴,基板、OEM夥伴也都在台湾」。

但韩国媒体提及AMD下一代GPU将交予三星生产?超微还会继续跟台积电合作吗?

「你们相信韩国的媒体报导吗?」一直保持专业经理人内敛风姿的苏姿丰,忍不住笑着说出真心话。

她直率举例,甫发布的超微伺服器晶片组MI300系列,是现今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产品,如果没有台积电制造技术,根本无法制造出来,「因此,台积电未来仍是超微产品的战力来源(fire force)。」

图/苏姿丰以蓬勃的市场趋势,以及「不限一家」的论述,四两拨千斤的回应与辉达的对决战局。取自Twitter@LisaSu

与辉达黄仁勳竞争,赛局才开始

相对於竞争对手辉达黄仁勳五月底的台湾行,两周行程风风火火,两场演说、共三小时,又与诸多合作伙伴同台,包括联发科蔡力行、美超微梁见後、广达梁次震等,创造一连串话题。

再看苏姿丰七月台湾行,一周行程极尽低调,公开活动仅仅两场、各一小时,两位同样出生於台南、在美国发迹的当代晶片大老,风格大相迳庭。

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全力抢攻此刻AI商机。

研究机构TrendForce在ChatGPT浪潮做出新的市场预测,推估2023年,AI晶片出货量将成长46%,AI伺服器出货量则将届120万台,年增38.4%,占整体伺服器出货量近9%,至2026年将占15%,同步上修2022~2026年复合成长率至22%。

对应苏姿丰预估50%的复合成长率,显然她对市况更为乐观,但这个新生的市场,究竟是属於谁?

TrendForce分析师龚明德表示,AI伺服器价格比传统伺服器多上15~20倍,顶规版本大约可达台币1400万元,常规版也需要100万元,丰厚的市场必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他指出,辉达在GPU图形处理器耕耘很久,这波因为ChatGPT带动的生成式AI浪潮,最初应用在网路服务,很快就会在金融等产业发酵,「这时有没有丰富资源的『生态系』就很重要,辉达长期经营的CUDA软体生态系很厉害、很成熟,开发者可以从中取得相应的程式集,其实大家已经习惯辉达的软体服务了」。

所以超微接下来的战略,需要发挥更多既有优势,包括凸显MI300X搭载高容量记忆体的好处,以及应证GPU偕同自家CPU协作效能更好,也包括超微一向擅长的「八成价格战术」,也就是比第一名产品低上两成的「平价又大碗」战略,都是可预期的超微应战策略。

「超微最大的优势是,所有AI核心产品,它都有做,包括CUP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程式化逻辑闸阵列,这个时间点谈谁能打赢,都还太早,」龚明德直言。

长期使用两家GPU的台湾自制游戏业者表示,辉达生态系是主流,转换使用超微产品,确实需要额外的成本,「但我们总是怕一家独大,超微本地团队服务很好,愿意一起调校产品,所以可以说超微是我们一起成长很好的伙伴」。这项本地服务特色,也将成为超微进攻AI伺服器赛局的一项优势。

两大竞争节点:软体平台、台积电产能

另一个双雄竞争的现阶段节点,则是台积电产能。

全球高阶伺服器晶片组,不论是辉达的H100,还是超微的MI300X,都是采用台积电最先进的四奈米制程技术,需要搭配台积电提供的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先进封装技术,四奈米制程是五奈米制程的增强版,产能还算充裕,但CoWoS产能则十分短缺,在市场需求可称「饥渴」的2023年,辉达与超微对於台积电CoWoS产能的依赖,也可谓饥渴。

「这次来台湾,我们学到的一点是,超微必须与供应链伙伴建立长期计划,让他们了解我们的需求,以便他们为我们做好产能准备,这也是我来访的原因之一,」苏姿丰并未直接回应预定台积电产能的结果,但对於新品MI300X在第四季上市的时间,显现信心。

整体观察,不论AI伺服器炒热了多少话题与股价,都还是这场赛局极为前期的时刻,辉达现有市场占比约75%,超微只约25%,未来两年会是如何消长,还有许多变数。

外资分析师杨应超观察,全球晶片龙头英特尔(intel)的动态,也需要关注,英特尔擅长的虽然是CPU,但GPU也有产品,「晶片设计的突破与超越,不像晶片制程那样困难。辉达的GPU做得很成功,没话说,但现在後面的两家:超微与英特尔,在两三年之後赶上,或是做得差不多,应该不是问题」。

图/ 苏姿丰出生於台南,2岁时跟着父母移居美国,从小崭露科学天份,就读麻省理工学院一年级时,「爱上」半导体,其後30年沉浸在这个令她着迷的领域。张智杰摄

「半导体女王」实力雄厚

「我年轻的时候,是害羞的,现在比较没那麽害羞了,」苏姿丰这样评论自己。

现年54岁的苏姿丰,出生於台南,2岁时跟着父母移居美国,从小崭露科学天份,就读麻省理工学院一年级时,「爱上」半导体,其後30年沉浸在这个令她着迷的领域,2014年她於超微股价只剩1.61元时接掌执行长,如今股价已破110元、市值超过1700亿美元。

这个害羞的女孩,带领超微在CPU领域,迎战万年老大哥英特尔;现在也将在GPU领域,追击「新的老将」辉达,发挥她懂得「超越」的「半导体女王」实力。

苏姿丰小档案…

联合国示警AI恐衍生巨大风险,拜登邀7大科技巨头许下安全承诺

(中央社)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今(22)日在白宫与科技领袖举行的会议上提到人工智慧(AI)的「巨大」风险与前景,领袖们允诺在AI产业彻底改变社会之际,从网路攻击到欺诈做好全面防堵。

拜登邀7大科技巨头对AI许下安全承诺

《法新社》报导,拜登说人工智慧「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极大风险,但也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这着实令人震惊」。

亚马逊(Amazon)、人工智慧公司Anthropic、Google、新创公司Inflection、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微软(Microsoft)和研发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OpenAI等企业高层代表们在旁站立,拜登侃侃而谈。

拜登说,随着人工智慧愈来愈深入个人生活与商业活动 ,这些顶尖企业已允诺「引导负责任的创新」。「未来10年、甚至未来数年内,我们将看到比过去50年更多的科技变革,这是个令我吃惊的启示…现场的团队在引领负责暨安全的创新方面至关重要。」

会议开始前,这7家人工智慧巨头允诺实施一系列自我监管的安全措施,白宫表示,这些措施将「凸显未来人工智慧的3大基本原则:安全、可靠与信任」。

人工智慧能够透过电脑程式学习,来完成许多目前由人类执行的工作,因而被视为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同时也衍生许多潜在的可怕风险。

这些企业在允诺中,同意开发「强大的技术机制」,例如浮水印系统,来确保使用者知道哪些时候的内容是来自AI、而不是由人类生成。

白宫的倡议表明他们正及早介入,解决AI产业发展速度快到国会可能来不及应付的问题。

官员们表示,拜登目前也正在拟定一项与人工智慧安全有关的行政命令,这项命令权力有限,但无须经过国会批准。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七大科技巨头派出的出席人员,由左至右依序是:亚马逊总裁Adam Selipsky、OpenAIGreg Brockman、Meta(FB)总裁Nick Clegg、Inflection AI执行长Mustafa Suleyman、Anthropic执行长Dario Amodei、Google总裁Kent Walker,以及微软总裁Brad Smith。

AI恐威胁和平安全,联合国秘书长吁设护栏约束

(中央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早在7月18日警告,人工智慧(AI)恐对全球和平安全带来风险,要求所有会员国紧急设置护栏以掌控这种科技。

《法新社》报导,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首度对此议题举行会议,古特瑞斯会中表示:「很明显的,人工智慧将对我们生活所有领域造成影响。」

古特瑞斯说:「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在善恶方面都具有庞大潜力。」他表示,尽管人工智慧可能帮助消除贫穷或治疗癌症,这种科技也可能对「全球和平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後果」。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2023年7月18日,联合国在美国纽约总部举行人工智慧(AI)对全球影响的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当时直指AI将危及全球和平安全。

目前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英国的外交大臣柯维立(James Cleverly)表示,人工智慧「将影响安理会工作,它可能增强或破坏全球战略稳定」。

柯维立指出:「它对我们关於防御和威慑的基本假设形成挑战。」英国2023年稍後将主办人工智慧高峰会。

古特瑞斯要求所有成员国制定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在2026年底前「禁止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

他说,尽管人工智慧能够用以辨认暴力模式或监测停火,但警告,若被恐布分子或怀有恶意的政府所用,恐致「死亡和破坏达到可怕的程度」。…

鼎新电脑携手台湾微软推出云端平台METIS,结合Azure OpenAI引入GPT为你打造专属助理

近期人工智慧(AI)风潮席卷全球,今(16)日鼎新电脑携手台湾微软(Microsoft )建立战略夥伴关系。鼎新电脑结合Azure OpenAI开发出引入GPT,发布新型PaaS平台——METIS,他们希望将让个人、企业乃至开发者,都能拥有一个属於自己的AI特助。

科技奇点来了!数据是企业引擎的燃料

鼎新电脑总裁叶子祯表示,世界有物理世界跟数位空间所支配,数位空间已经开始影响物理世界,决定如何采买、运送,可以说,数据已经是一个驱动力,而UBer就是典型例子。

他强调,企业对数据想法要改变,像是换一个新引擎,过去数据是判断依据,此後数据将走向变成「自己决断」的生成式AI趋势。这个新引擎,也如同燃油车转换成电动车,动力已经改变。

过去企业是流程思维,一关一关运行,但是新技术加进来後,变成由数据所驱动的流程思维。叶子祯说,企业也将改变运行模式。以人类过马路为例,过去看到红灯会停下,还会加以思考左顾右盼,看有无其它的危险。未来的生成式AI就是变成这样,数据从「判断依归」转成「推动前进」的力量。

鼎新电脑副总裁陈秀春指出,针对目标我需要的数据是什麽,这样个思考就是数据驱动。本次鼎新推出METIS,这是一个企业级PaaS平台。意味着,可以替客户提供支援的程式设计语言和工具,将资料部署至客户建立云端基础架构。

此外,微软也提到,2023年是一个极度动荡的时间,每一次危机,都带来转机,进而诞生了生成式AI。比尔盖兹(Bill Gates)曾说,10年後AI将会非常了解人类,这是对科技市场前景的一次相当剧烈的重新洗牌。驱动每一个人、公司都变成一间科技公司,是微软的任务。

未来每一个都要有AI特助

台湾微软总经理卞志祥表示,透过端点资料收集,推动企业转型,赋能员工,乃至於改变和客户互动的方式、优化流程,最後协助企业颠覆,各自产业的最终目标。

未来的AI产业中,会有平台造局者(微软),提供核心技术,让应用开发使用,在延伸至情境使用者。其中,应用开发者,必须连接平台造局者和终端情境使用者。卞志祥解释,此次和鼎新电脑合作,是利用Azure OpenAI技术,替大家打中专属的生成式AI。

卞志祥指出,2018至2020年是AloT提升良率,对供应链而言虽可降低成本,但是无法收取数据,直到2020至2022年才无法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以致供应商在采购不顺,而制造至运输、道路也跟着中断,形成需求变化大、材料和人力供给不足,使全球陷於断链危机。

在此情况下加速生成式AI诞生,从搜寻转变为解答的生成模式,蜕变为下一代的使用介面。不过,卞志祥也提醒,生成式AI也有数据不正确,导致答案不正确的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最後,陈秀春强调,未来METIS平台是台湾首家结合Azure OpenAI并引入GPT能力的民众可以使用的模式,只要透过手机语音输入等互动,可自然地蒐集数据,将各方面零散的资讯汇整,完成复杂的多人会议时间协调、专案进度追踪等工作项目。

陈秀春指出,期盼未来更多「工作夥伴」拥有AI私人特助,还有「企业端」上可以打造最强大脑,至於「开发者」让开发更快速。未来,由鼎新打造AI私人特助,可以听得懂你说话,甚至可以自我介绍。也能以过去的交谈数据,帮助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透过无线讯号, AI 可以感应墙後的你(大惊)

透过无线讯号可以穿透的特性,来分析感知障碍物後面的物体虽说并非什麽太新的技术。不过 MIT 最今发表的 RF-Pose 技术,则是利用了近年蓬勃发展的 AI 技术,来进一步快速分析并且建模(如下图,有点像火柴人 XD),达成隔墙感应人类动态的成果。

▲图片来源:MIT News

RF-Pose:以无线讯号来感知人体位置的 AI 分析技术

这项研究,其实应该是从透过 WiFi 讯号来捕捉定位人类大致身形与动作的 RF-Capture 延伸而来的 MIT 进阶技术。在 AI 的帮忙下,除了基本(?)的穿墙辨识人类外,RF-Pose 也更进一步将人绘制成像是火柴人的样貌,可以更轻易地看出墙後的人的动作为何。

先前,就有人透过分析折射来图像化最佳的 WiFi 讯号位置。现在,AI 更能加速这类应用的分析效率:

▲图片来源:Jason Cole

为了训练 AI 更能精准地辨识,研究者搭配影像监视画面与无线讯号来让神经网路进行学习,据称现阶段已经可以在没有摄影机搭配的情况下进行人体辨识。重点是,由於并非仰赖影像资讯来辨识的关系,所以更能避免因为障碍物遮挡等问题而有所失误。据称,现阶段这套系统已经可以从 100 位排队的人群之中提供 83% 的辨识度。研发团队除了将更提升精准度以外,未来则是希望透过更精细的分析,来便释出更微小的动作,而非现阶段这样只有躯干的大动作侦测。

虽说,能够穿墙辨识让人感觉毛毛的,不过研究者表示他们应用的初衷是希望能在医学上藉此判断特定病徵(如:帕金森氏症)的动作状态,或者运用在长者的照护方面 — 跌倒或生理状态警示之类的。另一方面,这样的功能其实也可以做为类似 Kinect …

Google 推出 Move Mirror 实验性 AI 网站,可依据人体动作即时搜图

Google 自投入 AI 开发研究以来推出不少实验性项目,各有各的趣味性与实用性,随着科技发展神速,这次 Google 将 AI 玩到了全身动作上,这个新推出的 Move Mirror 实验性网站上,可以分析人的肢体动作并且即时於线上进行图片搜寻,实在是非常酷的新技术!

Google 推出 Move Mirror 实验性 AI 网站,可依据人体动作即时搜图

Google 从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各种 AI 的实验性项目,包括之前的绘图等,近日 Google 再度推出一个新的 AI 实验网站Move Mirror ,可以判别人体的动作,并且与线上照片进行比对,搜寻出最符合的项目。这个项目的运作原理是这样的,在你进入网站并授予系统镜头使用权限,接下来它会利用名为 PoseNet 的电脑视觉模型来镜像关节对应位置,分析後从内建有 80,000 张素材的动作图库中,仅花费 15ms 去比对出与你的姿势最相似的图片。

根据你一连串的动作,搜寻结果也会即时比对随时变更,而这归功於一个在浏览器中运作的 TensorFlow.js 强力 JavaScript 库,从个人隐私层面来看,在这个网站上的影像动态并不会储存在网路上,因为这些运算作业都会在本机上进行。另外,你还可以把录制下来的动态於网站上直接转成 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