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制化云端服务创造转型优势!以量计价控成本,可以创造多少财务弹性?
【为什麽我们要挑选这篇新闻稿】台湾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导入云端工具,然而何种云端工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商业价值呢?(责任编辑:洪郁萱)
近年来,云端运算的概念逐渐演化成形,大家目前普遍熟知的云端运算服务 SPI 模型,就是软体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
虽然云端话题逐日在快速变化,但目前都还脱离不了 “as a Service”的服务形态,各界也正朝着这种更全面、更完整的资讯管理及市场转变前进。
云端运算指的是一种架构在网路上的运算模式, IaaS、PaaS、SaaS 就是架构在网路上的资讯服务模式。为的是让软体及硬体资源能够共享,节省企业或使用者的成本,非但不用自己采购软硬体,同时在资源的需求上更具弹性调整的空间,来实现真正高效的云端运算。
用多少买多少的弹性服务,让企业更好掌握成本
这种 as a Service 的最主要概念就是用多少买多少,买的是租用及订阅的服务,供应商提供虚拟的资源,让使用者不须实际购入,也不需管理後端的云端基础架构,透过网路即可获得需要的运算资源。
如 IaaS,企业或个人就不需要自行建置 IT 基础建设,不需购入网路、伺服器、记忆体等硬体设备,更不用担心硬体运算资源的问题,只需连上网路即可享用 IT 基础设施。再如 PaaS,开发人员直接在网路上即可使用供应商提供的虚拟开发环境及相关布暑在云端的工具,就可以直接开发应用程式。
最後是 SaaS,使用者在网路上透过软体来使用整个软体环境,使用者透过网页浏览器即可使用,不用再花时间管理环境,去专注在其它核心业务上。不论哪一种服务模式,这些由传统 IT 架构转型来的使用者都可以各取所需,省心、省事、省钱 ! 伴随着云体验的丰富化,供应商也层出不穷地推出各种云上的服务加值包装,加深使用者对供应商的依赖。
GreenLake 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以量计费
GreenLake 「即服务」的销售型态,提供订阅、依据使用量定价及订用服务、依使用量计费(Pay Per Use)模式,以及 IT 即服务的代管服务。
HPE(慧与科技)於 2019 宣布逐渐转型为服务公司,落实 as a Service 的概念,同时为了让使用者有更好的服务体验,也推展了以资源共享为基础的以量计费的消费模式,在不断地探索转型下,GreenLake 以「即服务」的销售型态成形,提供订用服务、依使用量计费(Pay Per Use)模式,以及 IT 即服务的代管服务。
除了产品的采购模式改变外,也包含了後续的维运与服务,这个模式也让企业将财务的灵活性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同时应用软体跟资料也可以存在企业需要的地方,不再因为预算做权衡取舍,这种转变在市场上逐渐获得认同。
在 IT 型态的转变过程中,并非企业中的所有 IT 工作项目都需要用到新的租用、订阅模式。企业环境的改变一定是在日益庞大的工作负载与人力规划中,慢慢地找到最佳的管理模式,再依预算的编列,居中选择出能够达到平衡的采购模式。
HPE 就是持续提供买断支出与传统授权的选项给企业做软硬体规划,同时 GreenLake 也提供新的服务选项,无论是传统架构或向外找寻服务供应商,GreenLake 都能在中间找到最佳的立足之地。
云端资料自动化传送与判别
企业会同时存在买断与采用 HPE GreenLake 的组合方案,HPE 能全方位的做到:当任何硬体设备进入到企业内部环境或机房时,只要一开通硬体,所有的讯息会回到运算云端控制台,这时候便会自动判别走各自的流程,倘若采用 GreenLake 的组合方案且包含管理服务,那麽 IT 人员完全不用介入,管理系统会自动将讯息传递给代管团队,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HPE GreenLake 提供丰富的云端服务包括容器、数据保护、虚拟机、运算、存储等各阶段工作负载,可在边缘、主机代管和数据中心提供,也可在 GreenLake 私有云中建立和管理虚拟机和容器的生命周期。
让客户能够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资本、避免未来中长期容量规模的错误判断,随时转移资源,增加管理的敏捷性,从而减轻日常运营管理的负担以加速业务成果,提高运营和财务灵活性并加快创新速度。
透过常见的云运维工具、流程和自动化来消除复杂性和孤岛,从而减轻日常运营管理的负担,转移资源以加速业务成果。作为边缘到云平台即服务公司,HPE 与敦新科技通过跨技术、人员、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陪伴您一同渡过这段恼人的数字化转型。
「IT知识大挑战」
看影片并於线上答题,及格即可获得超商 $200 购物金,限量 100 名!
>>点我来挑战
(本文讯息由 敦新科技 提供,内文与标题经 TechOrange 修订後刊登。新闻稿 / 产品讯息提供,可寄至:[email protected],经编辑台审核并评估合宜性後再行刊登。首图来源:Shutterstock)